文章作者| 善生的善生
今天我们开门见山,来聊一聊你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充电!
设备充电太慢怎么办?充电时设备发热是不是要爆炸了?非原装充电器会影响设备吗?
功率不同混着用,一充电就是一整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设备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俗话说“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给你的设备选好伴侣它才能随时电力十足!
一张图带过,USB-PD包括了高压低电流和低压大电流,可以横跨手机电脑等多种设备,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大一统的协议。
降维化的说,就是你的手机、移动电源、平板、电脑都可以使用这一协议实现快充。
PD充电行业的发展,这两年十分迅猛,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一市场的潜力巨大。
尤其是GaN氮化镓技术的运用及成本下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体积更小、功率更大、协议更多的充电器。
加上新的一些充电器加入了PPS,可以支持一些基于PPS设计的私有快充协议。
所以目前来看,PD充电器的使用范围,已经全面覆盖了苹果系、安卓系和笔记本电脑领域。
下面对这些充电器样本逐一进行测试和讲解,按功率和输出接口数量分类。每个产品都会明确优缺点,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个全面的购买决策。

这个类别的充电器,主要用于手机和平板的单设备供电,如iPhone、iPad Air 3 / mini5等。
选购要点:
价格、体积、品牌、售后。
选单口18W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上述四个层面。市面上这类产品很多,价格从高到低不等。
一些很老的18W单口充电器,由于体积很大且价格并不是很便宜,现在的技术背景下一般不建议购入了。
代表产品:Anker Nano & 折叠款、ZMI、RAGAU。
价格便宜就买ZMI,极致小巧就买Anker nano或者RAGAU。
ZMI 18W
低价是ZMI的传统艺能,39元的18WPD,大品牌售后保证。当然一些牌子可能还有20多块钱的,但综合体积品牌来讲,ZMI这个要更好一些。
但是注意,你搜索ZMI 18W的话,还会有一款USB-A QC3.0的,和这个PD USB-C是不一样的,不要搞错了。

接入iPhone 11 Pro Max,18W输出没有问题。

Anker Nano 18W

单口18W充电器,70多元的价格,体积和苹果原装的5V/1A基本一致,nano的造型要更圆润一些。

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一款了,和ZMI、苹果 18W、5V/1A原装对比一下。也许是有技术壁垒,目前没有看到其他厂商能够做到一致体积的。

接入iPhone 11 Pro Max,18W输出没有问题。

RAGAU 18W
体积比苹果原装5W大一些,造型基本一致,都是比较方正的设计。

三款对比一下,RAGAU略大一点。不过在单口里来说已经很小了,只是Anker那个nano真的太小了。
接入iPhone 11 Pro Max,18.192W。功率不错,略超ZMI和Anker一点点。

Anker 折叠款 18W

一般这个功率的单口,体积不大的话都是直插不可折叠的,喜欢折叠又对体积有要求的话可以选择这款。
接入iPhone 11 Pro Max,18W输出没有问题。

四款单口18W,上插座对比。
Anker nano的体积优势很明显,折叠款是最大的,ZMI和RAGAU算是比较适中的体积。

这个档位,主要还是用来充手机、平板。
iPhone 11系列的功率,已经突破了18W来到了23W左右,使用30W充电器的话是可以做到满功率充电的,iPad Pro系列也是支持30W快充。
选购要点:
体积、价格、品牌。
30W PD充电器市面上很多,只要是大品牌的都不会有问题。但随着GaN氮化镓技术的加入,这个级别的充电器也开始小型化。
代表产品:RAVPOWER、Anker。

RAVPOWER GaN 30W

方正的设计,可折叠插脚,但可惜外壳不是一体成型的。
Anker GaN 30W
应该是最大规模量产的GaN氮化镓充电器,也算是开了这个技术的先河。一体成型的外壳,整体设计的比较圆润,缺点就是受限于体积,插脚不可折叠。
这两款都是非常好非常值得推荐的产品,Anker的做工更好体积更小一点,睿能宝的插脚可以折叠。
具体看自己需求选择即可,这些因素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就很不喜欢可折叠插脚,因为故障率会比较高。
接入iPad Pro,28W输出没有问题。
插入插座对比下大小,Anker的要更短一些。

目前这两款氮化镓30W的大小,都可以让人满意了。和18W放在一起,除了Anker nano真的很小之外,其实没有比普通18W大了多少。

单口的大功率输出,主要用来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快充,也可以向下覆盖兼容平板和手机。
代表产品:小米 65W、小米 65W GaN、联想口红 65W、RAVPOWER 61W。
选购要点:
体积、体积、还是体积。
这类充电器,市面上砖头居多,体积笨重。在联想口红造型的电源大火之后,小米也推出了GaN 65W版本。所以目前选购来说,体积可以是第一考量要素。

小米 65W

常规的造型和体积,可折叠插脚,比笔记本原装自带的会小那么一点。
小米 GaN 65W
这款充电器由于安全问题,目前已经下架。具体的事情大家可以自行查阅,简单说就是黑客可以利用固件的漏洞,来达到烧毁充电设备的目的。
后续更新了固件后的充电器应该会重新上架,小米之家也会提供已购用户的固件升级。
不过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手里的设备,不会有被人拿走恶意刷固件的风险。
这款体积十分小巧, 后续重新上架的话非常值得推荐,体积比联想口红更加小巧。
之前看有人说小米这个充iPad Pro不行,特地测试了一下没有任何问题。
联想口红 65W
无论是外观还是占地面积,都要比传统造型的充电器更优。
RAVPOWER 61W

睿能宝的单口61W氮化镓,造型和30W的完全一样,只是大了一些,可折叠插脚。

除了小米那个普通的65W,其余这三款都十分推荐,造型上小米GaN更小,
GaN氮化镓的加入,可以让大功率的充电器也维持在这么小的体积。相比传统的砖块充电器,小米和RAVPOWER体积优势非常明显。
插入插座对比一下,体积差异很明显。即使是联想的口红,现在看来体积优势也已经不太明显了。

由于篇幅限制,今天的推荐的都是单口的充电器,明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多口充电器的推荐,别忘了关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