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则思变,有些厂商开始从光面转向雾面,比如 OPPO 在去年上半年推出的 Reno 10 倍变焦版,背面的雾海绿磨砂面处理就采用了 AG 蚀刻工艺,整机质感一下就上了一个层级,可以说大半都是 AG 工艺的功劳。那说了半天,究竟 AG 蚀刻工艺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在前两个字母,解答了「AG」是什么,就明白了 AG 工艺其实就是非常直白的简写。其实这里的「AG」两个英文字母指的是「Anti-GlareGlass」,也就是防眩玻璃。所谓的防眩光其实就是减少玻璃晃眼的镜面反射,比如当你对着玻璃拍照时,玻璃上映出的你的倒影。在玻璃深加工中,AG 加工工艺也通常分为三种方式:
喷涂 AG
镀膜 AG
化学蚀刻 AG
这三种工艺理解起来也非常简单,喷涂 AG 就是在玻璃的表面通过设备喷涂一层光学散光粒子,当这个涂层形成之后就能后发挥抗反射防眩光的效果。镀膜 AG 则是通过雾化镀膜技术将特定镀层材料覆盖到玻璃的表面。这些镀层材料的作用是对光线进行选择性的组合,具备吸收和偏转光线指向的效果,以达到抗反射防眩光的效果。▲
特殊的多层镀膜才打造出了「莫奈彩」
镀膜技术并不单单能用于 AG 玻璃,还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亮面玻璃上实现特定的反光效果,比如说去年三星 Galaxy Note 10 有一个特别的配色叫「莫奈彩」,就是通过多层纳米镀膜,并在其中加入一层棱镜 PET 材料,并通过类似半导体微晶工艺处理,最终在镜面效果下打造出了这种五彩斑斓颜色。最后一种就是今天部分高端智能手机都非常喜欢的化学蚀刻 AG。而其实化学蚀刻加工才是玻璃深加工行业最常用的 AG 工艺。加工过程是通过以 HF 氢氟酸为主剂的混和酸制剂,对玻璃主体进行化学反应蚀刻。蚀刻之后的玻璃表面就会由原先的反光表面变成哑光漫反射表面。通俗点讲,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砂触感」,如果说原先光线是直来直往,那蚀刻后就像是一团氤氲雾气在玻璃表面化开,从视觉和触觉上都变得完全不一样。除了防眩光之外,磨砂表面本身的物理特性还带来了不少其它的功效,比如它更不容易沾染指纹,同时对于抗划伤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采用 AG 工艺后,小米 10 Pro 品质感超越以往
当然,从消费者的层面来看,这些 AG 蚀刻工艺的雾面玻璃最大的作用还是提升手感,毕竟观感上和亮面设计的手机可谓是各有千秋,但在手感和抗污能力上两个就不在一个级别了。此外这种工艺也让去年和今年手机在整体品质感上也上升了一个层次。AG 工艺依然可以个性化表达不过采用了 AG 蚀刻工艺并不等于放弃了个性化表达,因为化学蚀刻 AG 玻璃这种工艺出现已久,盖板玻璃厂也早就对该工艺进行了改良。比如为了在 AG 玻璃上制造更复杂的光学效果,加工厂会在蚀刻工艺上进一步增加光学纹理抗蚀工艺,原先那种不规则的 AG 光学效果通过微纳级光学重新物理定向,然后再往表面覆盖一层光学色彩镀层,就能组合出不同光学出光效果组合,打造出如渐变色 AG 后盖板玻璃这种新的设计形式。比如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一加 6T,有一个非常亮眼的配色叫做「电光紫」,这个「电光紫」就是通过 AG 蚀刻做成的。这个颜色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人不时怀念。再比如今年 2 月份发布的小米 10 Pro,蓝色和白色都采用了 AG 工艺,但视觉观感并不相同。蓝色较为内敛低调,即便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不会出现颜色变化,而白色版本却并非通体雪白,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反射偏紫和偏粉的反光,这同样也是在 AG 蚀刻基础之上做的特定光学效果。当然 iPhone 可能永远都是推动大众对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工艺最大的助推器,今年的 iPhone 11 Pro 系列同样采用了了 AG 蚀刻,看看「暗夜绿」低调内敛的配色与 AG 蚀刻的细腻磨砂触感,营造了一种肉眼可见的高级感。在手机售价和审美都节节攀升之后,可以说 AG 蚀刻工艺可以说是一个智能手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侧面体现。尤其是在今年,由于大部分高端手机的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实对于质感这一表现的要求在各个品牌都达到了历史新高,比如一贯走性价比杀手路线的真我 X50 Pro 同样也使用 AG 蚀刻工艺,非常低调的墨绿色成为了品牌较为独特的一个配色。手机对于背后材质和工艺的还在继续,比如 Find X2 Pro 同时推出了素皮版本和陶瓷版本,而采用了 AG 蚀刻工艺的冰霜银配色 P40 Pro 则带来了超乎不少人想象的高级质感。一加最近推出一加 8 系列也号称使用了第五代 AG 工艺,将雾度做到了 72%,据悉手感会更细腻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