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引进一部,不刷可惜了
你有多久没看俄罗斯电影了?
提到苏联电影,那真是牛逼的一塌糊涂。
《战舰波将金号》《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是载入影史的经典。
但说起俄罗斯电影,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
近十年,引进内地的俄罗斯电影加起来才十部。
平均一年就一部。
好不容易,今天等来一部——
花滑女王
Лёд
一看片名就知道,这是一部运动电影。
运动电影,天生自带「励志」、「热血」、「燃」、「爽」等标签。
能让老爷们呐喊,能让小姐姐哭泣。
但是,竞技体育从来不仅仅是荷尔蒙的释放,它向来与文化和社会挂钩。
去年,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引发观影狂潮,豪夺内地13亿票房,甚至超过了印度本土。
运动强国俄罗斯终于坐不住了。
战斗民族什么时候怂过!特别是冰上项目。
《花滑女王》于2月14日情人节在俄罗斯上映,形成了屠榜的局面。
本土票房破了10亿卢布,霸居票房冠军宝座近一个月之久。
口碑也不俗,国内一些提前看过片子的豆友,打出了豆瓣8.4分,好于91%的运动片。
IMDb评分也不错,7.6。
票房和口碑双重保障,算是一部十分成功的商业片。
另外,俄罗斯电影嘛,你懂得的,景色永远像一幅画。
男俊女靓永远让人赏心悦目。
跟《摔跤吧,爸爸》改编自印度第一块女子摔跤金牌的诞生一样,本片改编自俄罗斯前花滑冠军的真实经历。
女主娜佳,从小就喜欢花样滑冰。
可是教练看了一眼她的姿势后,直接跟她妈妈说,你这孩子不行。
协调性太差,腿也不直,在冰上都站不住,不是练花滑的料。
十分干脆地拒绝录取小娜佳。
换作其他母亲,肯定就劝女儿放弃梦想了。
可娜佳母亲却对她说,教练说你是天生的冠军,但是她得给其他人上课,所以咱们得自己练习。
就这样,在母亲的爱和鼓励下,小娜佳开始了训练。
在《摔跤吧》中,父亲的角色贯彻始终,一直是女儿坚强的后盾;而《花滑》中,母亲的角色则早早地因病去世,离开了女儿。
不过,本片没有放大苦难,刻意卖惨,而是始终聚焦在娜佳的成长上。
怀着对母亲的思念,小娜佳继续着花滑的梦想。
就连下着雪的夜晚,也一个人在溜冰场练习。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不哭不叫。
恰巧,教练就住在溜冰场附近,看到娜佳小小年纪有这样的狠劲,就把她招入到自己的体育学校。
进入体育学校,一切都是军事化管理。
教练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一名战士!
果然战斗民族啊。
但是小娜佳却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各项测试都是最后一名,就连吃饭速度都是最后一个。
那能怎么办呢?不能怂就是干!
别人睡觉我练习!
漆黑的溜冰场里,一个小小的身影,摔倒,爬起,不断重复。
渐渐的,她从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
长大后,她的技巧已经到了顶级。
教练把她送往莫斯科和最好的男选手搭档,开启了双人花滑冠军之路。
花滑搭档成为情侣,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常见。他们也由此成了万人瞩目的一对金童玉女,羡煞旁人。
《花滑女王》的故事励志、温情,又充满俄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但这个片名,其实有一点误导性,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片,而是运动片和爱情片的结合。
娜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段爱情。
在一次冰雪秀表演中,娜佳发生意外,伤到了脊柱,下半身毫无知觉,只能做轮椅了。
这就影响了他和男票的终极目标,拿下花滑世界杯的冠军。
“如果我再也不能行走了呢,
你会带着残疾的我过一辈子?”
患难见真情,也能鉴渣男。
男票离开了她。
那种感觉,仿佛坠入冰面之下。
娜佳心灰意冷,回到了故乡。
多亏了男主萨沙的出现和陪伴,才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信心。
由于失去男票,又失去活动能力,娜佳心如死灰;
而萨沙恰好是个少根筋的二愣子,他刺激娜佳的办法也很战斗民族,直接从坡上把娜佳连轮椅带人都推了下去。
正常人干不出来这事! !
可就是这种作死的康复训练,让娜佳重新燃起了回到赛场上的愿望。
有时候我会想,梦想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梦想不是为了得到,不是为了名就,而是一种寄托,寄托对人的思念,寄托游荡的灵魂,让思念和灵魂都有所依附。
娜佳的坚持,一半来自内心,一半来自母亲。
母亲生前陪她一起练习,娜佳说我能听到冰面裂开的声音。母亲说那是它在跟你说话,它在说你一定能行的。
如果你留意,片中也有很多场景保留了冰刀与冰面接触的原声,以前没觉得,这个声音实在是太好听了。
片中配乐更是一绝,曲曲都好听。
本片借鉴了歌舞片的手法,通过音乐和剪辑完成了几段叙事。
像小娜佳刚进入体育学校的那段成长过程;
以及娜佳受伤后复健的过程。
都以歌舞片的形式展现,观影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也许有观众对歌舞有排斥心理,不过这仍是一部完全没有尿点的电影,燃得一塌糊涂。
既能让你爆笑,也能温柔地戳心。
再来说几句运动题材的影视作品。
印度有《摔跤吧!爸爸》。
美国有《百万美元宝贝》《弱点》《点球成金》《铁拳男人》《极速风流》《勇士》《洛奇》《追梦赤子心》……太多了列不过来。
日本的《百元之恋》也以丧燃丧燃的姿态圈了一票粉,更不用说一代人童年回忆的《灌篮高手》《网球王子》《足球小子》…
英国也有《烈火战车》《飞鹰艾迪》。
我们呢……我们是体育强国,可为什么没有拿得出手的体育电影?
有意思的是,体育电影少之又少,体育真人秀倒是没少弄。
侧面说明,中国观众对运动题材电影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不管大家嘴上怎么吐槽,心里肯定还是都有期待的,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姿态想着: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做出一部让大家自愿刷屏的体育电影,那该多好。
俄罗斯电影的产量不及我们的五分之一,但他们的体裁却非常多样。
《花滑女王》也让我们见识到,苏联电影时代的辉煌不再,但俄罗斯电影仍旧优秀。
我们的大屏幕常年被好莱坞大片挤占,一直缺少小语种影片的惊喜。
《摔爸》《神秘巨星》使印度电影大放异彩,现在,轮到俄罗斯电影的表演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招聘:简单粗暴,干掉烂片
▷每集都能看两遍,成年人的爱情能救命
▷又一部脑残喜剧,破了5年来的收视记录
▷抱歉,我不该现在才安利这部良心剧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