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可他们还在重症病房……
随着昨日武汉解封,抗疫之战吹响了初步胜利的号角。
武汉复苏,却还有一处,仍在上演着生死博弈——重症病房。
从疫情开始,重症病房便是武汉最具考验的战场。
行差踏错一步,便是生与死的距离。
于是,在武汉的重症病房里,汇聚着中国的“顶配团队”,日夜攻坚。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重症八仙”!
图源:江苏新闻
1
前几天,这张照片刷屏网络。
在我们欢呼武汉归来之时,这八位专家的身影,也一同赶来。
他们分别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左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左二) 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郑瑞强(左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 邱海波(左四)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 杜斌(右一) 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姜利(右二)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童朝晖(右三) 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赵蓓蕾(右四)
八位中国顶尖专家,就这样汇聚在了武汉。
他们在重症病房一待,就是数月之久。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4月6日,全国各省医疗队已撤回3.8万人。
图源:央视
如今,和“重症八仙”一起坚守在武汉重症病房的,还有近1000名医务人员,以及国家医疗救治组的部分专家。
他们都是负责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将在奋战到彻底胜利的一刻!
而这八位专家中,有三位来自江苏。
邱海波、赵蓓蕾、郑瑞强,三位大神都是江苏“利刃”!
2
图源:海上柳叶刀
邱海波。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
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著名重症医学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
这么一位顶级医界神仙,却在武汉重症病房里“一夜白头”。
图源:江苏新闻
2月时的邱海波,和3月的他判若两人。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邱海波的鬓角布满了白发。
1月19日,邱海波到达武汉。
从那天开始,他就往返于各家医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ICU病房。
对于常年奋战ICU的邱海波来说,挽救生命,就像是闯关。
每一关都走得艰辛、惊险。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抓紧时间救病人。”
图源:人民日报
在武汉一线,邱海波早已忘记了作息。
吃饭、休息,都不如救治病人来得要紧。
他曾说:重症病人在哪,我就该在哪。
战友医生晁亚丽,曾拍下邱海波的背影。
那天,邱海波和北京协和医院的杜斌教授结束巡视已近下午1点。
来不及吃午饭的两人,抓起面包就奔向了下一家医院。
白天辗转于重症病区,晚上潜心研究治疗方案。
时间的齿轮,在邱海波的身上碾过巨大的印记。
他日渐消瘦、苍老,连网友都大呼:心疼!
邱海波曾在18年获得了“中国最美医生”称号。
在今年3月,获得了江苏“时代楷模”荣誉。
在武汉的重症病房里,邱海波就是希望的化身。
从前每天与死神较量的他,来到武汉更是如此。
在武汉的日夜,邱海波给患者以希望。
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比患者活着更重要,更紧迫。
救死扶伤,奋起抵抗。
在死神手里抢回“生的权利”,就是他的使命!
3
图源:现代快报
郑瑞强。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
江苏省援湖北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武汉片区组长。
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在武汉的日子,郑瑞强又多了一个称谓。
他和武汉市肺科医院ICU病房里的医生胡明、李绪言,被业内专家称为“三剑客”。
图源:央视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
郑瑞强接到国家卫健委的电话,要求他当天赶赴武汉。
那时的武汉站,火车已经不能上下客。
郑瑞强从汉川下车,换乘了两次紧急用车才赶到指挥部。
三个半小时的路程,郑瑞强用了近 8小时。
开局就是难题,却没有吓倒郑瑞强。
图源:央视
两个多月来,在“离死神最近”的危重症病房里,郑瑞强没有抱怨过一句。
吃饭、睡觉、休息……这些时间能省则省。
郑瑞强全身心,都扑在了患者身上。
他说:“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
图源:央视
武汉的重症病房,和平日里ICU的工作强度完全不同。
在这里,危重患者100%插管、血滤和ECMO使用率均超60%。
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一个月做了16例ECMO,平均隔日做一次……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却让郑瑞强越战越勇!
和胡明、李绪言两位战友同行,让郑瑞强更加充满信心。
他们说:“吾道不孤也。”
君子之交,生死相扶。
他们为患者筑起了生命“最后一道防线”,也为武汉的曙光,拨开云雾!
4
图源:现代快报
赵蓓蕾。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作为第一批深入武汉疫区的专家,赵蓓蕾的同事们还记得他出发时的样子。
2020除夕夜,赵蓓蕾接到紧急通知。
他要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抽调专家,即刻动身赶赴武汉。
1月26日清晨,G1545次高铁的某节车厢里只有5名旅客。
而目的地是武汉的,只有赵蓓蕾。
勇士出征,果敢无畏。
从年初三开始,赵蓓蕾始终驻扎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ICU。
要知道,中南医院的接诊量多得惊人。
疫情严重时,每日就诊人数超8000人!
来自南京三甲医院的顶级专家,赵蓓蕾没有让我们失望。
他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在中南医院里抢救了一批又一批重症患者。
和死神抢夺“生的机会”,他赢了!
如今,中南医院的患者逐日减少,他又转战雷神山守护“生的希望”!
图源:湖北之声
5
三位来自江苏的“医界神仙”,给武汉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带去了希望。
在那里,每天都上演着令人落泪的故事。
那是医患之间的携手抗敌,也是生命最坚韧的顽强一搏。
武汉的普通病房,医生们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已是行动不便。
更别提在重症病房工作时,有多么困难。
图源:央视
可是他们坚持着,不怕苦,不怕累。
他们会为患者读家人的来信;会帮助患者增加信心;
会分担老年患者的忧虑;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原来爱,真的可以战胜一切。
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
武汉的重症患者已经从最高峰的9000多例下降到181例。
他们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面对这些数字,我们除了“感谢”,不知还能说些什么。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诚如其言。
图源:人民日报
“重症八仙”的背后,有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奋勇同行。
是他们的保驾护航,才让中国如此快速的,走出阴霾。
驰援湖北的4.26万医护人员中,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达到1.9万名。
谁曾想到,这个数字竟占到我国重症医务人员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6
图源:人民日报
武汉解封了。
江苏仍有两支医疗队,354名队员坚守武汉。
其中,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疗队,接管金银潭医院全部3个危重症病区。
奋战67天的第三批江苏援武汉医疗队”决战”武汉肺科医院。
他们和邱海波、赵蓓蕾、郑瑞强三位大神一起,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
“重症八仙”,和支援武汉的所有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真挚的“感谢”!
图源:央视新闻
强大的国家,不是凭空而来。
有每一个渺小坚韧的个体,才有庞大恢弘的国家。
抗疫的胜利,离不开强大的医疗水平,离不开无畏的医护人员。
经历磨难,才更懂得生命的珍贵。
国家强盛,才会在灾难来临时应对自如。
血肉相连的中国人,汇成了这片深沉的土地!
春暖花开,武汉重启。
我们盼望所有重症患早日康复。
愿所有英雄平安凯旋!!!
•END•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每日分享到群里,或者推荐给朋友会得大量积分,机会可以兑换微信零钱红包,具体请点击这里,得到了微信红包可以用来支持大飞哥
大飞哥能不能加鸡腿就看各位了!
开发者微信
开发者微信反馈BUG或者VIP可以添加,其他情况反馈可能不及时,见谅
版权声明
初衷是提供高清手机电脑壁纸等图片素材免费分享下载,禁止商用。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
【友情提醒】:
因平台原因不易展示大尺度写真,有的写真展示越少代表此套写真越性感,特别是xiuren等写真每一套写真完整套图50-100张不等。更多内容的欣赏请移步 点击这里
【更多图集移步】:
每日更新-点击这里
漂亮小姐姐-点击这里
性感美女-点击这里
清纯女孩-点击这里
xiuren专栏-点击这里
整站资源下载-点击这里